近年来,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凤坝镇坚持织密“人、物、技”三维防护网,多渠道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西安股票配资平台,推动辖区基层法治建设走上新台阶。
\n人防“铁脚板”:岗哨设在群众中
\n“陈大爷,您家住在河边,如果发现电鱼、毒鱼及非法捕捞行为要及时向我们反映。”每天上午10点,龙凤坝镇“银发巡逻队”的杨再江沿着平江河开始一天的巡查。
\n针对该镇河流多穿田过院、绕村而行,水库、堰塘星罗棋布的特点,龙凤坝镇将全镇2条主要河流、1座小型水库、2个堰塘及21处重点山坪塘统一精细划分为30个“重点区域”,整合镇村干部、党员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及热心村民力量,组建起30支巡逻队,推行“朝九晚五”巡逻制度。队员们不仅在鱼群较多的河流浅滩、石桥旁蹲守,更把水库堤坝、堰塘岸边等易被忽视的“隐形险点”纳入巡查范围。农忙时节,还会和乡亲们打好招呼,让大家在忙活间隙多瞟几眼周边水域,当起“观察员”。
\n通过“网格群报点+巡逻队定点守”的模式,该镇累计治理非法捕捞8起,缴获非法捕捞工具10余件,基层治理的“毛细血管”真正动了起来。
\n物防“硬道理”:普法装备在手边
\n“这个大喇叭是真的好用,走在山脚下喊一声,500米以外都能听得到。”年近花甲的老陈是一名退休工人,也是该镇远近闻名的普法能手。本该在家安享晚年的他应邀担任护林员,茶余饭后给群众讲解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。
\n早上九点,老陈拿着印有“森林防火”字样的水壶和草帽,提着大喇叭就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。他每天要围着大山转一圈,如果发现林线周边有人劳作,就用大喇叭喊上一嗓子:“要注意森林防火哦,不要在林线100米范围内烧杂草。”
\n技防“千里眼”:摄像头会“喊人”
\n“明天要用无人机去各个村高空踏查,看有没有人在偷偷种罂粟。”龙凤坝镇平安办工作人员讨论起今年的禁种铲毒整治方案。去年,通过人工走访发现,并铲除了群众误种的12株罂粟后,又通过无人机巡逻,再次成功铲除40余株罂粟。
\n考虑到巡逻队巡逻存在“空档期”和死角,该镇在11个村的重点区域安装了30个带语音功能的摄像头,村干部在办公室就能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画面,一旦发现有类似违法行为就第一时间上报。
\n从田间地头的“绿背心”,到随身携带的“硬装备”,再到全方位监控的“电子眼”,龙凤坝镇用基层智慧破解法治建设难题,让安全守护既接“地气”又有“科技范”,真正把安全防线和普法点建在群众身边。
\n重庆法治报通讯员 龙吉 杨丝丝
\n原标题:秀山县龙凤坝镇织密“三维”防护网 巩固基层治理法治建设西安股票配资平台
汇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